手术护理系统中器械清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严格且细致的清点能避免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等严重的医疗事故,以下就让我为你介绍一下不同时间段的详细流程:
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提前进入手术间,明确各自在器械清点中的职责,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一起进行首次的全面清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先清点器械台上的大件器械,再清点小件器械,最后清点纱布、棉球、纱垫等敷料。每清点一项都要都要精准记录在清点单上,包括器械名称、规格、数量等,同时,注意检查器械和敷料的完整性、功能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功能不良的器械,应及时更换并做记录。确认无误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师依次进行电子签字确认。
术中添加: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临时增加器械,巡回护士要及时告知器械护士,双方共同对新增加的器械进行清点,并在记录单上注明名称、数量和添加时间。
关闭体腔前:在关闭体腔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进行第二次严格的器械清点,这是防止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的关键环节。
再次按照术前清点的顺序仔细核对器械和敷料的数量,重点检查有无小件物品遗留在手术野或器械台周围,若在清点过程中发现数量不符,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组织人员共同查找,直至找到缺少物品或确认无物品遗留。确认无误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师依次进行电子签字确认。
关闭体腔后:关闭体腔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需要再次快速核对一遍,包括所有器械、缝针、纱布等物品的实际数量。激烈要准确清晰,确保与之前的清点记录相对应起来,此时的复核是基于关闭体腔前的清点结果,确认没有在关闭体腔过程中出现物品遗留等意外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师再次进行电子签字确认。
缝合皮肤后: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进行最后一次清点,再次核对所有器械、敷料等物品数量,确保与之前手术中所有清点记录保持一致,在清点单上填写最终结果,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师再次进行电子签字确认。之后将器械进行初步清洁和整理,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消毒和保养。
若术后发现器械数量不符或器械有损坏等情况,应马上报告手术医生和护士长,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器械遗留在体内的可能,同时对事件展开详细调差和记录。
以上流程皆在确保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不同的医院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器械清点的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