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背景
自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通知》以来,各行各业对康复医疗行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作为行业观察者,通过桌面研究、行业专家访谈分析康复医疗行业,深入讨论公共和私人康复医疗资源的定位,详细阐述疾病康复、产后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需求和供应,探索康复信息、远程康复、数字治疗、康复机器人、脑接口等创新方案,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发布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研究报告,希望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报告要点
1.康复医疗适应人群多样化,诊疗需求扩大到消费。
2.公共医疗资源满足基本康复需求,市场补充疾病康复、产后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资源,满足逐步升级的需求。
3.为了解决康复医疗的痛点,出现了康复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数字医疗、康复机器人等,但大多数方案都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
三、报告摘要
(一)康复医疗人群类别多样化,但康复意识仍较低
康复医疗的目标群体逐渐扩大,包括残疾人、疾病损伤患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运动和产后妇女。人们的需求从传统康复领域延伸到消费者康复。然而,由于康复认知水平低、支付能力有限、康复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康复的治疗率仍然很低。
(二) 公共康复医疗资源有限,为社会资本介入预留空间
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满足急性、亚急性、慢性人群的康复需求,以公共医疗机构为主体,我国注重丰富康复医疗资源,完善三级康复体系。然而,由于各地区和医院对康复部门的关注不同,等级医院的康复资源差距较大,基层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实力仍处于补充阶段,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康复诊断和治疗需求。因此,它为社会资本的干预留下了空间。
通过对康复医疗行业特点的深入分析,行业技术和资本壁垒较低,医疗保险指定申请开放,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医疗服务,引导市场提供多元化、高端、方便的康复医疗服务。因此,企业积极参与康复医疗行业,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模式。
(3) 细分市场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格局都比较分散
社会资本以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诊所、康复中心、康复机构的形式布局到该领域,重点关注疾病康复、产后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等细分市场。
1.疾病康复该领域的人口诊断和治疗需求最大,但患者依赖医疗保险,大多数机构实力有限,客户不稳定,投资回报有限;三星医疗、顾连医疗等少数机构通过自建(或)收购成熟的康复医疗机构,形成集团化、连锁经营,获得积极利润。
2.产后康复该领域的企业类别较多,康复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行业竞争激烈。其中,医疗水平与生活产后康复中心之间的竞争最为直接。然而,通过分析两者的竞争力和业务状况,由于诊断和治疗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强,医疗机构的产后康复中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运动康复近年来,该领域发展迅速,体育康复诊所和工作室的数量迅速增加,一些企业形成了小型连锁店,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其中,虽然体育康复诊所的比例较小,但根据其医疗资格与创始人背景的差异,诊所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多的优势。
4.儿童康复在这个领域,父母更喜欢选择康复培训机构。需求指导,以自闭症机构为主的康复培训机构迅速补充,部分机构形成了品牌优势。然而,该行业已经形成了价格竞争,人才、研发、住房、销售等成本较高,该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困难。
(四)科技创新赋予康复医疗产业发展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各类企业开发了康复医疗信息化、远程康复、康复机器人、数字疗法、脑接口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
1.康复医疗信息化
东软、华威科技、光盘、医疗等传统医疗信息企业、康复专业信息企业、康复设备制造商开发康复专业信息产品,为康复医疗的多角色参与和多环节诊疗业务提供支持。然而,由于缺乏认知和投资,医院专业系统的覆盖率并不高。
2.远程康复
第三方互联网远程康复平台发展迅速,基于三级康复系统的康复协作平台面临更多问题,发展滞后。但这两种方案仍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该领域的企业布局较少。
3.数字疗法
随着数字疗法与康复的结合,一些企业的产品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并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但产品的商业推广仍然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4.康复机器人
随着产品研发的逐步成熟和市场教育的成果,康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推广时期。目前,企业将逐步升级技术,提高规模生产能力,重点探索医院的商机。
5.脑机接口
脑接口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可以突破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但由于门槛高,企业布局少,产品多处于研发阶段,短期内无法商业化。
(五)政策与市场共同努力,促进产业发展
随着政策的规划和指导,市场热情增强,企业将进一步布局康复医疗行业,康复机构及其上下游行业的市场模式将发生变化。中游康复机构将关注差异化市场,而技术企业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详情请下载《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研究报告》。